骆宾王,是唐初诗坛上著名的"四杰"之一。他是今浙江义乌县人,七岁即能诗,被誉为神童。但成年之后却命运不佳。公元679年,骆宾王擢升侍御史,这是他一生中担任的最高官职。此时泊骆宾王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多次上书武则天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料却遭人诬陷,一度身陷囹圄,出狱后被贬斥到浙江临海县为临海丞,所以他又被称为骆临海。
684年,骆宾王在扬州遇徐敬业,徐敬业是唐朝开国功臣徐绩(后赐姓李、称李绩)之孙。这时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实际控制唐政权。武则天的专权,引起一些唐室旧和族的不满。徐敬业秘密联络当时宰相裴炎,以"恢复庐陵王(原中宗李显,被武则天所废)帝位"为号,在扬州起兵。
骆宾王对武氏政权,早就怨愤不满,与徐敬业一拍即合。为他起草了著名的《讨武瞾檄》,酣畅淋漓地历数武则天的种种丑行和罪恶,写得极为尖刻犀利。但武则天初读"但嘻笑",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前句指高宗刚入葬个月,后句指中宗被武则天软禁于房州。),赫然变色,历声询问左右这文章是谁写的,回答是骆宾王。
《新唐书》卷201记载:武则天听后十分惋惜地说
"宰相安得失此人?"
徐敬业的反抗在唐军优势兵力进攻下很快失败,骆宾王的下落也就成了问题。
骆宾王是不是兵败被杀?
《旧唐书·文苑传》说
"敬业败,(骆宾乇)伏诛";
《朝野佥载》说他
"投江水而死",
系自杀;
《新唐书·文艺传》则记
"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
孟《本事诗》又说他最后做了和尚。简直让人无所适从。
关于骆宾王被杀的详情,《旧唐书》仅说他"伏诛".。《新唐书·李绩传》称
"徐敬业与敞猷、宾王率轻骑遁江都……其将王那相斩之,凡二十首(脑袋),传东都……",
《资治通鉴》几乎原封不动地采用了新唐书的说法。与骆宾是世交的宋之问写过篇《祭杜审音学七文》,指出
"骆(宾王)不能保族而全躯",
由此看来,骆宾王被杀应该是确定无疑了。
可是令人惊异的是同一本《新唐书》关于骆宾王的结局互相矛盾,上面《李绩传》明明说他被杀。可同书《文艺传》却又说
"敬业坡、宾王亡命,不知所之"。
可见在唐末宋初关于骆宾王的结局已众说纷纭了。《新书书·文艺传》关于骆宾王结局的说法可能来自于郗云卿所撰《骆宾王文集序》。其文说
"文明(唐睿宗年号)中,与敬业于广陵共谋起义,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
郗云卿曾奉诏搜骆宾士遗文,他肯定对骆宾王下落作过周密调查,他的说法有一定可信性。
骆宾王逃跑后,行踪如何?
唐人孟檠《本事诗》中记载了宋之问奇遇骆宾王的故事。
宋之问多次遭贬斥,路经江南,在杭州灵隐寺赏月吟诗。他先吟了两句"鹭岭郁岧峣,龙宭隐寂寥”,下面就想不出隹句了。此时,来了一位老僧,略一沉思,便续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接着又续了十多句,使全诗完壁。宋之问大为叹服。第二天天亮,再去寻访,使不见踪影。有寺僧告诉宋之问说:"这就是骆宾王",并告诉他,徐敬业、骆宾王兵败遁逃,官军追获不及,害怕回去无法交代,就杀了两个与徐敬业、骆宾王面貌差不对的人,把头匣盛起传送京师。后来徐敬业在衡山为僧,活到九十余岁,而骆宾正便来此寺中为僧。
骆宾王在徐敬业兵败后没有被杀还有一个有力证据
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称在明朝正德年间,江苏南通发现了骆宾王的墓,墓中人衣冠如新。这墓后迁到狼山,遗迹至今尚存。
以上诸说中,宋之问遇骆宾王的轶闻是经不起推敲的。
其一,骆宾王与宋之问是世交骆宾王诗集中还有三首赠宋之问的诗,说明关系密切,二人在灵隐寺相逢怎么会对面不相识?
其二,宋之问遭到贬斥是在唐中宗复位(705年)后,武则天已死。唐中宗因骆宾王曾起兵拥戴自己,特命专人搜辑骆的遗文,这时骆宾王根本不需要再隐瞒自己身份,为何与宋之问一晤之后即避而不见?
其三,二人相见时的称谓与彼此年龄也不合。705年,骆宾正约66岁,而宋之间也已50,骆宾玉怎么还以"少年"呼之?
但骆宾王最终结局如何,认为其生和认为其死的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和依据,目前还难以作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