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简介

李世民为什么不等他爸 李渊死了再登基为帝?司马光已经告诉了答案

100人浏览   2024-07-15 18:00:26

说到大唐的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很多人认为他的皇帝是靠着弑兄杀弟、逼着其父退位得来的,通俗点讲,李世民这叫得位不正,这是篡位!这是谋逆!是要诛九族的!可是谁他李世民成功了呢?玄武门兵变,让他一举除掉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自古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李世民偏偏就是那个胜利者,什么弑兄杀弟、逼父让位,在李世民眼里,这都是小节,只有史学家才会大书特书!

李世民影视形象

当然李世民的这种弑兄杀弟、逼父让位的“恶行”,他也没否认,史书《唐书》就把他这件事写得明明白白的。按照他的话说: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

心态仿佛是说:哪怕我干了这些破事,但是凭我的功业,依旧不影响我李世民是这个伟大的帝王。后来事实证明他赢了。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中国历史上几百位帝王里面,只有这四位入了毛主席的法眼。可见我们的毛主席也是认可李世民的功绩。

不过有一点,很多人不明白: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匆匆忙忙非要逼迫自己老爸李渊退位?要知道当时整个李氏皇族,就只有李世民有资格继承皇位,他完全可以等到李渊驾崩后,然后顺理成章地登基为帝,非要逼父让位,这不是无端端给自己又多一个骂名吗?

李渊影视形象

其实不然,司马光就在他的《资治通鉴》里已经给出了这个答案,只是大家忽略了。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上谓裴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曰:“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

这大概的意思就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就让自己的心腹爱将尉迟恭入宫见驾。“言辞凿凿”地表示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造反,而秦王李世民起兵诛之。从李渊的反应看,他明显知道是自己的二儿子杀了他的另外两个儿子,骨肉相残,可是他装作不知,反而问了他的两个最信任的大臣萧瑀和裴寂,这事该咋办?能咋办,萧瑀和裴寂也只能假惺惺地说秦王李世民做的对。李渊也没办法,刀架在脖子上了,还能说李世民是篡逆吗?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话说回来,你们还真的以为李世民玄武门埋伏,只是除掉自己的两个兄弟,然后逼自己老爸立自己为太子吗?不,李世民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皇位。

看地图,你可以发现玄武门离哪个宫殿近了(别看大明宫那个玄武门,那个时候还没建呢),毫无异议,离太极宫近,而太极宫当时是李渊住的地方,而当时太子李建成其住在隔壁的东宫,如此看来,你们就知道李世民最终针对的是谁?就是他老爸李渊。

玄武门示意图

也是《资治通鉴》的记载:

世民召玄龄谋之,玄龄曰:“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

记住这个关键词:当承大业!人家才不管什么李建成李元吉他们,秦王府要的是大业,啥大业?自然就是这个皇位了。

所以从李世民开始密谋这件事的时候,从始至终李建成他们就和李世民都不是一个级别的,李渊和李世民才是真正博弈的人。

紧接着,玄武门之变第二天,李世民已经掌控了朝廷,用最快的速度大换血。换血完毕,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

那么还是那个问题:李世民这么急着在玄武门兵变的第二天,就让李渊退位,原因是什么?

其实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毕竟还是大唐开国皇帝,虽然太极宫被李世民的人给控制,但是在朝中还是有一些残余势力,比如李渊的亲信裴寂,掌控尚书省九年,在朝中已经有自己稳固的党派。虽然这股力量不大,但对于李世民来说,也是威胁。

裴寂影视形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必须迅速上位,以捍卫玄武门成果,否则夜长梦多。那么失败的李渊,只好退位当太上皇。不过,裴寂等武德老臣,还在朝中活动。但是只蹦哒了两年,就被李世民赶下了政治舞台。到了那个时候,李世民才把他老爹李渊从太极宫里放出来,让他去大安宫透气,以前可是一直让李渊住在原来的地方太极宫,名为养老,实为软禁。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世民不想沾上弑君的嫌疑。趁着李渊还活蹦乱跳的时候,完成皇位的交接,这也算是善后吧。而且关键是这事还不能拖,李渊当时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如果在禅位之前得了什么中风之类的,然后就挂了,那么李世民真的就得背弑君的骂名了。

总而言之,李世民没必要等李渊死了继位,李渊当时的权势已经不足以保他在位置上。君不见政变后刚平定天下的大唐,其各地方没有一丝内乱?所以,李渊退位是最好和最体面的做法,于己于他,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有时候历史是一样的历史,但是不同的记载就有不同的说法。司马光因为身处于北宋政治中枢,所以他对这些阴谋诡计和阶级斗争非常清楚。在编纂《资治通鉴》的时候,他就记载了大量的权谋术和各种阶级斗争。所以很多事情你在其他书中看是一种结果,但是你在《资治通鉴》里面看就会发现是另一种结果。

现在看来,有的时候,人还真的得学点历史,不然现实生活中怎么被人坑的,可能都不知道。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