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生画肥马,立仗有辉光。戴老作瘦牛,平田于顷荒。毅棘告主人:“实已尽筋力;乞我一牧童,林间听横笛。”李公寅(字亮功)收藏了一幅唐人名画《戴嵩牛图》,这是诗人看了这幅古画写的观后感。
戴嵩是唐代一名很有造诣的画家,专工画牛。据记载,他画的牧牛图工细到这种程度:在牛的眼里,能映出牧童的影相,在牧童的眼里,又能看到牛的影子。今存的戴嵩《五牛图》,生野的,半生野的,驯服的,各俱情态,的确是既工细,又传神。李亮功收藏的《戴嵩牛图》是什么样子,现在是看不到了,但从这首题画诗看,意态之不俗,也是可想而知的。
黄庭坚的这首题画诗,表面并没说《戴嵩牛图》如何工细传神,但通过他那特殊的表达方式,却使我们看到了这条“活”牛。诗的前四句,是用对比的方法显示这幅画的特色及其基本主题的。诗人说,韩生(即韩干)画的马,以肥取胜,“立仗有辉光”,而戴嵩画的牛,却以瘦见工;瘦牛的背后,是“千顷荒”田,正等待着它去开垦。这就告诉我们,画家所表达的主题是—同情瘦耕牛的命运。诗人也正是把握了《戴嵩牛图》的基本主题,从而将“肥马”和“瘦牛”作为“富贵”和“贫寒”两种象征提出来的。
诗的后四句,按照诗人的本意,一方面是要继续点透这个主题,另方面要指出画家的画技如何高明,耕牛如何生动传神。但作者不直说这些意思,而是让画中牛自己出来说话(这种方式在修辞上叫“呼告”):“我干了一辈活,现在实在是已经精疲力尽了,我请求有一个牧童,将我牧放林间,当牧童吹起横笛的时候,我也好多少享受到一点人间的快乐吧!”——这一特殊的表述方式,不仅传神地描绘了瘦牛的意态神情,而且借题发挥,也含蓄地指责了旧社会的人间不平;苦的终生受苦,乐的一世享乐,累的累死,闲的闲死。
而这种思想,又只能意会,不得言传,说出来似觉勉强。不说,人人又能体会得出。这就是艺术上的“分寸”。诗人的题画诗写得似含似露,非常得体。我们评论一个电影,一出戏,一篇小说,一幅画面,常常是千言万语,滔滔不绝。仅仅“生动”、“深刻”、“巧妙”、“高超”、“最”、“很”、“极”之类的字眼就一大箩筐,光形容词的字数就比黄庭坚的一首题画诗还要多,但给人的印象却往往是肤浅的,没有多少新意。读了黄庭坚的这些题画诗,反复体会一下诗人的评论方法,对于我们不是也有一些借鉴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