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陈胜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亦成为后世引用转载的经典。关于大泽乡起义的起因,史书记载的很明确:900闾左前往渔阳(今北京密云)戍边,结果遭遇会天大雨,道路不通,而按照秦法:“失期,法皆斩”,于是900人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那么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在秦朝,戍卒失期到底用不用斩首?
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记载说:朝廷征发徭役,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如遇到大雨,可免除征发。
看起来似乎是陈胜编造了一则“失期,法皆斩”的谎言煽动了戍卒起义。但是,《睡虎地秦简》的这则规定是针对徭役而言,并非陈胜这样的戍役。
徭役地点在内地,时间为一个月,主要任务是土木工程,服役者称“更卒”;而戍役的地点主要在北边的长城以及南边的岭南一带,时间为一年,服役者称“戍卒”。与前者相比,后者带有军事性质,因此,陈胜等900人适用军法。
可见,陈胜以“失期,法皆斩”煽动戍卒造反,其实有一定道理,并非是信口胡诌,毕竟这900人从鱼肚子里发现“陈胜王”三个字证明这些人中是有识字懂法之人的,绝非陈胜三言两语就能教唆这些人冒着杀头的风险起义。
但由此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陈胜等人行进路线的疑问。
陈胜是哪里人?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的很明确:“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阳城是哪呢?历来都有多种争议,有说是河南登封、有说是河南南阳,也有说是安徽宿州。
如果陈胜是安徽宿州人,那么他从宿州出发前往北京途经大泽乡最为合理。但可惜,秦汉之际安徽境内是没有“阳城”的。此外,赵高也说过“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指陈胜是上蔡附近之民)。可见,陈胜是河南人,吴广的家乡阳夏也在河南境内。
既然陈胜、吴广是河南人,在“失期当斩”的严刑峻法之下,为何不走由河南直接北上这条近路,反而绕道千里进入安徽大泽乡呢?
也许有朋友会说,陈胜是阳城人,并不代表生活在阳城。的确,在现今社会籍贯在A地而生活在B地的情况非常普遍。不过,陈胜生活的时代是秦朝,按照《秦律》规定:民户迁徙应报告官吏,重新登记户籍,名曰“更籍”。更籍之后,陈胜就不属于“阳城”人了。距陈胜时代不远的司马迁也就不会有“陈胜者,阳城人也”这样的记载了。
怎么解释这桩秦朝“绕路”谜案呢?还是得从司马迁的记载说起。
《史记》说陈胜“字涉”,这一点很关键,在秦朝,只有具备一定身份的人才会有“字”,如汉初三杰中只有出身韩国国相的张良有字,而萧何、韩信是没有字的。陈胜有字和他出身闾左(贫民)的身份是不符的。
不仅如此,身为闾左的陈胜对秦朝的政局十分了解,知道“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这样的秘闻,陈胜自己也说“百姓还不知道扶苏已死”,因而诈称“公子扶苏”。在夺得陈地后,张耳、陈余来投时,陈胜也能轻松说出二人生平事迹。
陈胜的种种表现证实,他绝不仅仅是一个佣耕的贫下中农,而是一个有过军旅生涯的人,所以才能被任命为管理50人的屯长(吴广也是屯长之一),能够指挥起义军沿铚县、酂县、苦县进攻战略要地陈县,具备一般贫民不具备的战略意识,掌握朝廷秘闻。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搞清楚,陈胜为什么会绕道大泽乡。
陈胜起义之初,他的队伍骨干葛婴、朱鸡石、伍徐、宋留、董绁都是安徽人,这说明,这支前往北京戍边的队伍是从安徽淮北一带征发的,所以他们的集结地会临近大泽乡。
而作为河南人的陈胜、吴广却是被作为“谪”被秦朝官府调配过来的,“谪”是罚的意思。《汉书》曾有这样一段记载:“秦时以谪发之,名谪戍。先发吏有过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发,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这说明,有过军旅生涯的陈胜因为犯了错被派驻到了安徽,负责担任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