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百科

《康》姓的起源与堂号

620人浏览   2024-01-08 09:38:48


一、康姓最早是由姬姓分衍而来。

1.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少弟康叔谥号“康”,后人以祖上谥号(或曰封邑名)为氏,是为河南康姓。

2.东周时期,周定王同母胞弟刘康,“康”为其名,后世子孙取其名为姓,也称康氏。

二、源于阴康氏。应劭的《风俗通》记载:“阴氏,阴康氏之后,周有阴不佞。”阴康氏是传说中女娲的后裔,曾在今陕西商洛一带建立阴康国。后来,阴康氏演化为“阴氏”和“康氏”。

三、出自汉代西域康居国王子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隋书》载:“突厥亦有康姓”。突厥为公元6世纪在今新疆境内的游牧民族。西魏时建立政权,康居王定居河西,主要是繁衍于中国的西北一带。关于这个康居国,根据《汉书·西域传》的记载“高长安城一万二千里”,拥有现在新疆以及苏俄中亚之地。隋之前疆域最广,族中有康姓。据《梁书·康绚传》所载,汉代时,西域康居国派遣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以示臣服,汉代在西域设置都护,那位王子到达中国后就在河西落脚待诏,后康居国王子定居河西(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其后人以国为氏,是为甘肃康姓。到隋唐时,这个位居东亚的国家仍然存在,被称为康国。

四、出自匡姓。据《宋史》载,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后,为避其名讳,令“匡”氏改为音近的“康”氏。湖南衡山有一匡姓,宋太祖在朝时为官,为避讳太祖名,改匡姓为康姓。

五、少数民族融入汉族姓氏中的康姓也不少:据《隋书》载:“突厥亦有康姓”。突厥为公元6世纪在今新疆境内的游牧民族。西魏时建立政权,康居王定居河西,主要是繁衍于中国的西北一带。关于这个康居国,根据《汉书·西域传》的记载“高长安城一万二千里”,拥有现在新疆以及苏俄中亚之地。隋之前疆域最广,族中有康姓。据《梁书·康绚传》所载,汉代时,西域康居国派遣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以示臣服,汉代在西域设置都护,那位王子到达我国后就在河西落脚待诏,后康居国王子定居河西(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其后人以国为氏,是为甘肃康姓。到隋唐时,这个位居东亚的国家仍然存在,被称为康国。[2]如隋唐志交市的大将康鞘列即为其祖伟突厥族;另外金时的女真族纳喇氏,清代满族

八旗赫舍里氏,达翰尔祖的华力提氏汉姓为康。还有回、蒙、瑶、羌、朝鲜、彝、土家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康姓。

郡望

康姓的望郡为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东平郡(今山东东平)、会稽郡(今江苏苏州)、晋阳郡(今山西太原)。

华山郡:时间是萧梁时期。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西魏置华州,辖境历代屡有变迁,治所在今华县(曾名华山、郑县)。清不辖县。民国为华县。崇华山郡望者,来自康绚一支,后人依然在今湖北襄阳。

会稽郡:时间是中唐时期。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包有江南、浙江大部及皖南一部。汉顺帝时移治山阴(今浙省江绍兴)。西汉更包有浙、闽全部。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绍兴),有浙闽之地(今杭嘉湖均属吴郡)。三国吴分设临海(台州)等郡后,辖境缩小。隋为越州。又隋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民国合二县为绍兴县。来自康日知派支和康希铣派支。

东平郡:时间是金元时期。汉时改大河郡为东平国,治所在无盐(今山东省东平东)。南朝宋时改为郡,治无盐(今山东平东)。隋唐曾以郓州为东平郡,治须昌,在今东平西北。宋宣和时以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即今东平。明清为州。民国改县。来自康晔、康恭支派,后人依然在今山东汶上、河北鸡泽、甘肃陇西武山甘谷一带。

京兆郡:时间是北宋时期。三国魏时置郡名。汉武帝时改右内史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置京兆尹,为“三辅”之首。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北)。“尹”为太守。唐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金元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民国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国民党政府成立时废。来自康国辅一支,后人依然在江西泰和、四川等地。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与京兆郡内容大致相似。

东平堂:以望立堂,与华山郡内容大致相似。

华山堂:以望立堂。

会稽堂:唐朝时有康志睦,身材魁梧,善于骑马射箭,官大将军。后来讨平张韶,升平卢节度使,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乱,加检 校尚书右仆射,封为会稽郡公。康姓因以“会稽”为号。

晋阳堂(或晋阳郡):以望郡为堂号,乃匡易康氏之总堂号。

三省堂:江苏李堡、沿南、栟茶康氏。

衡山堂:北宋匡改康一支。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