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百科

杜牧哪个朝代? 晚唐诗人杜牧 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不被重用,只能寄情山水

836人浏览   2024-05-30 13:17:20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

杜牧博学多才,不仅诗写得好,散文造诣也很高,军事素养亦是出类拔萃。

01、出身名门,童年快乐,聪慧好学

803年春,杜牧出生在京兆长安一个大户人家,他的爷爷杜佑是唐德宗时期的宰相,在朝廷有很高的威望。

他家有图书上万册,公事之余,杜佑手不释卷。他花三十年时间编纂的两百多卷《通典》,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杜牧的父亲杜从郁曾被朝廷任命为左补阙,官职位居七品上。

杜牧从小博览群书,练习书法,学写文章,诗赋散文无不精通,他的草书和行书写得很好。

杜佑的别墅在下杜樊乡,屋宇亭台,卉木幽透,常邀宾客在这里休闲、宴游,吟诗作赋。

有空的时候,杜牧还随爷爷到城南樊川游乐。杜牧的童年快乐的,无忧无虑的。

02、家道中落,生活艰难,不忘发奋读书

杜牧十岁时,七十八岁的杜佑死了,不久,父亲杜从郁也死了。

杜从郁死后,杜牧一家很快陷入了贫困。他家在长安的三十间房子,陆续典当出去了。

只剩一个小书童,带着一百多卷书跟着他们,杜牧落到了挖野菜吃的地步。

杜牧自幼深受重文重武家风影响,以爷爷杜佑为榜样,志在将相,建功立业。

杜牧从很小年纪开始,凡是科举入仕、治国安邦的知识,杜牧废寝忘食统统学习。

冬天晚上没有蜡烛,杜牧就把白天读的书,在夜间默念背记。

16岁杜牧就写出了《孙子兵法》的注解,对晚唐时期藩镇问题的看法,并提出许多解决意见。

当朝太尉李德裕偶然看到杜牧的文章后,大加赞赏,很快把他的意见采纳,为大唐王朝讨伐各地藩镇作乱,立下了汗马功劳。

03、志向远大, 少有才华,名噪一时

青少年时期家学深厚,使杜牧站在很高的起点上,树立冲天的大志,他从各个方面要求自己。

到二十岁时,他读《尚书》《毛诗》《左传》 《国语》 及唐以前的十三代史诸书。

他还用心探究历朝历代兴盛和哀亡的道理,分析古人施政的长处和缺点,所得和所失。

杜牧最喜论兵,极负韬略,其军事著述除了注释《孙子》,还有《罪言》、《原十六卫》、《战论》、《守论》 等名篇。

杜牧对时局强烈关注,积极参政议政。入仕前,杜牧到陕西澄城县游历,看到下级官吏对百姓苛捐杂税,在农户门板上写了《题村户》:

三树稚桑春未到,扶庆乳女午啼饥。

潜销暗探扫何处?万指侯寒台不知

长庆四年,十六岁的太子李湛(敬宗)即位,成天游宴、抛球、奏乐。

敬宗还大兴土木,征军丁、民夫两万人,自春至冬,穿池修殿。

这个少年皇帝如此不惜民力,使杜牧忧愤难平,于是写下第一篇千古名作《阿房宫赋》,讽谏皇帝。

全篇最使人惊叹的是末-段的议论: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作出《阿房宫赋》是为了劝诫皇帝不要劳民伤财了。他也因《阿房宫赋》展现出来的才华和勇气,让许多人欣赏。

太学博士吴武陵读后,拍手叫好,把杜牧推荐给当时的进士科考的主考官崔郾。崔郾很欣赏杜牧,为他日后科考打下基础。

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

04、进士及第,春风得意

828年,杜牧26岁,进士及第。同年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及第登科后的杜牧写下《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那时的他少年得志,春风得意,在登科后同朋友一起到长安郊外的文公寺游玩。

由于寺中和尚不认识自己,杜牧还写《赠终南兰若僧》这首诗,自报家门嘲讽道:

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觉禅门气味长。

这首诗的意思是长安城北,终南山下就是我杜家的地盘。今年及第登科、名扬天下的学子就是我,你连我怎么都不认识?

05、与张好好相识相恋

杜牧初逢张好好,是在洪州观察使沈传师门下做幕僚,对沈传师家的歌妓张好好一见倾心。

那一年张好好13岁,是身世伶仃又惊才绝艳的的绝色歌女。

那一年杜牧26岁,是少年得志,从京都下到地方历练的王孙公子,两人度过一段美好的日子。

杜牧与张好好曾一起游东湖,看秋浪,日日相见,不见便会想念。

不料张好好突然被沈传师的弟弟纳为妾,一对有情人从此分道扬镳了。他们是多么无奈和痛苦。

张好好出嫁之时曾留诗给杜牧,诗中写道:

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

哪得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

杜牧也要告别自己的伤心之地,前往扬州,可他依旧对张好好念念不忘,于是杜牧赠诗张好好: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等再见到这位曾经心仪的姑娘时,张好好已被丈夫抛弃,成为一个街头卖酒妹。

感慨世事无常的杜牧,写下了《张好好诗》怀念这位美女。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杜牧写了张好好的容貌美,后面则描述她的歌声余音绕梁,甚是动听。

06、扬州途中,写下《江南春》

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

杜牧由宣州经江宁往扬州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处,途中看到了江南春天美景,写下《江南春》这首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07、回京百感交集,写《遣怀》

835年,杜牧三十三岁,由扬州赴长安就任监察御史,路过一个山时看到满山的枫叶都红了,写下了《山行》这首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到长安,面对这样的人生转机,杜牧瞬间产生了强烈的羞耻之心和忏悔之意。

他悔恨自己在扬州度过那几年沉湎酒色的日子,于是,就写出不少诗歌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无疑是《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尤其后两句,是千古名句,被历代文人所称颂。从此诗中完全能感觉到,杜牧那颗郁郁不得志的心,承受了怎样的煎熬。

08、村庄避雨,欣赏美景,写下《村行》

839年,年底杜牧离开宣州,去长安任左补阙、史馆修撰,诗人赴京途中经过南阳县西的一个村庄。

那时下着小雨,诗人兴致勃勃地欣赏起雨中的春景。只见村边的桑树刚刚吐出嫩叶,远远望去,绿意盎然。

依依杨柳,在微风中袅娜生姿;点点雨丝落在池塘里,泛起层层涟漪。

牧童披着蓑衣在牛背上欢快地唱着歌儿;透过篱笆,隐约可见那穿着红色衣裙的少女。

雨越来越大,诗人走进一户农家避雨。淳朴好客的村民招呼着他脱下了半湿的衣裳,而后又摆出一桌丰盛的饭菜,令诗人倍感温暖。

诗人写下《村行》一首诗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09、任黄州刺史,为民造福

842年,杜牧外放黄州刺史,经过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又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忍不住便写下了《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杜牧借周郎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空怀一腔报国心,因此在黄州时他想为百姓做点事了。

黄州各地豪强、武夫十分猖獗。这些人普遍利用职务之便,横行乡里,夺财敛物,欺压百姓。

杜牧任黄州刺史,深入体察民情,理解百姓疾苦,对这些人的恶劣行径大加整肃,澄清吏治。

杜牧免除了向百姓索取的过节性酒费,也免除了向百姓额外增加的其它赋税。

杜牧重视地方教育,他虽是政府官员,仍在学堂讲学不辍。讲学之时,其弟子来自远方,达数百人。

10、任池州刺使,为民分忧,寄情山水

844年杜牧到池州赴任途中经过乌江,写下了《题乌江亭》这首诗: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在守池州期间,为了使当地百姓能够采用正确记时方法,在城南门楼亲自设计建造一座铜壶银箭刻漏。还将池州刺史衙署的藏书楼重新修葺一新。

闲暇之余,杜牧出去游玩,赏看风景寄情山水。这期间,杜牧写了《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第二年四月,杜牧骑着马儿去池州城西散心。他看到别人家于清明这天都在上坟扫墓。

他老家在西安,只能一人待在江南,没法子回家扫墓。他心里充满了凄凉与伤感,写下了《清明》这首小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45年七月,武宗下诏禁毁佛教时。杜牧对于这一措施是很赞同的。

后来他曾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记》,来详细叙述武宗禁毁佛教的事件。

848年,杜牧得宰柏周墀的帮助,入朝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又转吏部员外郎。

10、赴任刺睦,写《泊秦淮》

杜牧赴任刺睦,由于路途山高密林,驿路不便,杜牧只得选择水路。

在这次旅途中,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

他看到达官贵人们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写出了《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隔江犹唱后庭花。

他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表达了他对国势日趋衰败的担忧。

11、修樊川别墅,编樊川文集,离世

在850年秋季,杜牧拿出仅有的一点积蓄,把祖上留下的樊川别墅重新修改一番。

偶尔,再邀请几个文友来这里喝喝茶,叙叙旧,作作诗,很悠闲。

一年后,杜牧又被内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到长安第二年,迁中书舍人,但杜牧就已经身缠百病,虚弱不堪了。

于是杜牧决定编订文集,给后人留点东西,证明他在晚唐历史的长河中存在过。这部文集就是著名的《樊川文集》。

《樊川文集》共二十卷,含杜牧作品四百五十多篇,诗歌一百七十八首。所以,后世又称杜牧为:“杜樊川”。

852年冬天,杜牧病重逝世,享年49岁。杜牧逝前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于是销毁了自己的一些文章,并为自己写好了墓志铭。

13、文学成就卓著

杜牧文学成就卓著。他的散文水平相当了得,名篇《阿房宫赋》堪称绝唱,千年不朽。

在诗歌领域的成就卓著,杜牧的七绝,清新拗峭,成就最高。大多数都是即兴而作。

他的诗内容广泛,有描绘山水景色,有的抒发感情的,更多的是凭吊先贤怀古的诗歌,借古讽今,表达了忧国忧民之心。

杜牧看到华清宫,心里就有疙瘩,也是对皇帝不务正业的寒心,写下了《过清华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才华横溢,从小志向远大,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杰出政治才能,一心想报效国家。

可惜由于朝廷黑暗,朋党之争,他始终没有被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将一腔忧愤寄于诗文,成了晚唐最著名的诗人。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