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吕碧城
吕碧城(1883年~1943年1月24日),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 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
她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 ,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
吕碧城年幼时生活坎坷:少年失怙,家产被夺,夫家退婚,寄人篱下,母妹服毒。也因为童年坎坷,心灵创伤深重,逐渐萌生倡导女权独立,争取平等自由的思想。
光绪二十九年,吕碧城结识在天津《大公报》馆任职的方夫人。写信给方夫人,详述提倡女权的思想观点,并求方夫人代为谋职。方夫人将信转给《大公报》经理英敛之。英敛之阅后深加赞赏,聘她为报馆助理。此后,她的诗词不断刊登于《大公报》,一时中外名流对吕碧城的诗词深堪钦佩。
光绪三十二年春,从北洋女子中选拔资质优秀的学生,改办北洋女子师范学校,吕碧城任校长。从此,吕碧城在京津间一面主持报馆笔政;一方面从事女学教育,满腔热忱培育英才。
民国5 年(1916 年),北方军阀纷争,吕碧城遂迁居上海。她被聘为上海《时报》特约记者。民国7 年秋,吕碧城留学美国,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主攻美术,兼学历史和文学。其间她还编译了《文史纲要》和《美利坚建国史纲》等著作。民国17 年,吕碧城在法国巴黎开始参加佛教活动,逐渐谢绝其社交应酬,潜心研究佛学。定居瑞士后,更以弘扬佛法为己任,编译了《欧美之光》等书。同年冬天,她撰文向国人呼吁成立“中国保护动物协会”,倡导禁止捕杀一切动物,提倡素食。民国18 年5 月,吕碧城应国际保护动物会的邀请,到维也纳参加万国保护动物大会。她在会上发表了数千言的废屠演说,引起到会25 国公使和5000 多名代表全场轰动。
民国32 年1 月24 日,不幸病逝。亲友遵其遗嘱,将她全部财产布施佛事,并将遗体火化,骨灰和面为丸,投诸海中,了却她泽及动物的心愿。
2、萧红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祖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 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萧红幼年时,得到祖父张维祯的溺爱,受到良好的文学启蒙教育。1919年8岁时,生母姜玉兰病故,同年其父娶继母梁亚兰。1920年秋,萧红入呼兰县第一女子高等并设国民学校读书。萧红学习用功,作文特别突出,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1924年初小毕业,升入本校高小班学习。1925年在上海发生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呼兰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县内各界群众组织起"沪难后援会"、中小学组织起"学生联合会",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萧红和同学们走上街头,参加-、讲演,并和同学傅秀兰等到八大家去募捐。学生联合会在公园俱乐部举行义演,学校纷纷拿出最好的节目,萧红也积极参加,并在话剧《敖霜枝》(反抗封建婚姻)中扮演了角色。
1932年年底,写出了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1933年10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在中共地下党员舒群等人的资助下,自费在哈尔滨出版。
1934年11月30日,在上海内山书店,萧红终于见到了十分崇敬的鲁迅先生。萧红投奔到鲁迅身边,这是她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是萧红创作道路上的新起点。在鲁迅悉心指导和热心帮助下,她创作发表了许多小说、诗歌和散文。出版了散文集《商市街》,小说、散文集《桥》。尤其是中篇小说《生死场》的出版,倾注了鲁迅先生的许多心血。《生死场》是一部真实地反映北方人民的生活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现实主义作品。1935年12月,《生死场》出版,在进步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萧红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此,在鲁迅的教诲下,萧红的创作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我国在国际上为数不多、颇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
1940年在香港,萧红应邀参加了"鲁迅六十诞辰纪念大会",8月3日那天,萧红在会上报告了鲁迅的生平事迹,在当晚举行的纪念晚会上,演出了萧红创作的哑剧《民族魂鲁迅》。萧红除偶尔参加文艺界的聚会外,很少外出,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写作上,她写了短篇小说《后花园》。以寂寞、苦闷、怀旧的情绪创作了《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萧红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被茅盾先生誉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人民饱受煎熬、麻木愚昧的情景,并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顽强。
1942年1月,萧红病重,被送入跑马地协和医院治疗,庸医误诊为喉瘤。开刀手术,根本没有瘤子,加重了病情。1月18日,转入玛丽医院,确诊为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此时萧红已不能说话,在纸上写到:“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1月21日,玛丽医院为日军占领,萧红被从病床上赶走。处在危险期的萧红,哪堪如此折磨,第二天便离开人世,年仅31岁。
3、石评梅
石评梅(1902-1928),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 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曾用笔名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
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她除酷爱文学外,还爱好书画、音乐和体育,是一位天资聪慧、多才多艺的女性。
1919年,“五四”运动将刚刚读完师范的石评梅召唤到古都北京。她原拟报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但由于那年国文系不招生,便改报体育系。在女高师读书期间,她结识了冯沅君、苏雪林等,并同庐隐、陆晶清等结为至交。在“五四”高潮的岁月里,她们常常一起开会、演讲、畅饮、赋诗,所谓“狂笑,高歌,长啸低泣,酒杯伴着诗集”,甚是浪漫。尽情分享着精神解放的快意。也正是在此“浪漫”中,她们闯入了文学的门槛。石评梅亦开始在《语丝》、《晨报副刊》、《文学旬刊》、《文学》,以及她与陆晶清参与编辑的《妇女周刊》、《蔷薇周刊》等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和剧本。
1923年秋天,石评梅在北京女高师毕业后,留校任该校附中女子部主任兼国文、体育教员。其间与已有妻室的高君宇相恋,1925年3月,高君宇因过度劳累,一病不起,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高君宇的死,使石评梅痛悔交加,自此,石评梅便常在孤寂凄苦中,前来高君宇墓畔,抱着墓碑悲悼泣诉。1928年9月18日,石评梅猝患脑膜炎,医治无效,于9月30日亦死于当年高君宇病逝的协和医院。她死后,友人们根据其生前曾表示的与高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将其尸骨葬在君宇墓畔。
石评梅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她的创作生涯仅仅六年。
石评梅的代表作有:《红鬃马》 《匹马嘶风录》 《模糊的余影》
4、张爱玲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
在张爱玲10岁时,母亲便离家出走,而她只能跟随父亲一起生活,后来父亲娶了继母孙用蕃,导致一家人的关系更加微妙,父亲不怎么管张爱玲,总对她施加暴力和监禁,有时还扬言要用手枪打死她,继母则在一旁添油加醋,搬弄是非,长期的矛盾,让一家人的关系不断恶化。继母和父亲都有吸食鸦片的爱好,张爱玲经常能看到他们在床榻上吞云吐雾,在幼小的心灵中,她仿佛成了弃儿,很无助地在自我成长。儿时的阴影影响了张爱玲的一生,让她在成长路上孤高气傲,冷眼看人,而亲情的缺失让她极度渴望拥有一颗被呵护的心。
张爱玲很想出国留学来逃避破烂不堪的家,结果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张爱玲出国留学的愿望就此化为了泡影,思索再三,张爱玲去了香港大学读书。在香港大学深造的过程中,张爱玲迷恋上了文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了1943年,她有多部作品相继问世,直接让她在文坛上一举成名。
张爱玲的一生很坎坷,她经历了三段感情,第一任丈夫是胡兰成,此人可以说是她的初恋,当年张爱玲情窦初开,而(汪伪政权宣传部部长)胡兰成大了她14岁,家里还有妻妾和孩子,为了追求才女,胡兰成抛弃了家中妻儿,还写下了一份极其不负责任的婚约书,张爱玲听信了他的鬼话,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嫁了过去,可这段饱受争议的婚姻,仅仅只维持了两年便宣告结束,之后胡兰成又看上了一个17岁的小护士,断然离张爱玲而去了。
沉浸在悲痛和折磨中的张爱玲,在背负汉奸老婆的骂名的同时,将自己封锁在内心的阴暗世界,而在她人生的低谷期,经朋友介绍,与电影导演桑弧相识,二人在不断的交往中互相有了好感,可仅限于君子之交。性格有点拘谨的桑弧不敢表露爱意,而张爱玲又自尊心很强,她怕自己汉奸老婆”的身份让年轻有为的桑弧声名狼藉,于是这段朦胧且美好的姻缘,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迫于舆论压力,张爱玲远在异国他乡,在美国的纽英伦州,她结识了65岁的德籍作家赖雅,二人似乎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这一下子让张爱玲迅速沉沦了,尽管对方比她大了近三十岁,但张爱玲还是决定与作家赖雅结婚。婚后的二人生活过得比较拮据,尤其是赖雅中风瘫痪后,他们的日子更加艰难,贫穷和病痛始终纠缠着他们,但张爱玲和丈夫并没有选择放弃,还是在全身心的经营着这段忘年之恋。
赖雅去世后,张爱玲移居洛杉矶,一个人孤独的生活了23年,在她75岁时,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在穿戴整齐后,安静且孤独的离去了,一个礼拜后朋友才发现了她的遗体,最终将她海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