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百科

古代儿童的百科全书,《三字经》的深厚文化,让现代人为之佩服

489人浏览   2024-05-14 06:43:23

引言

中国古代广泛传播的蒙学教材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三字经》形成于南宋时期,自问世以来就凭借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它的内容广泛而丰富,涵盖了教育、伦理、社会、历史、天文、地理、算术、国学典籍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是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百科全书,具有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

《三字经》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还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它于南宋末年传入日本,后来又传入欧洲、北美等地。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的英译本列入了《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作为经历了宋元明清朝代长期流传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对中国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它系统总结了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观、内容顺序、方法指导和学习激励等,展现了较为完整的传统家庭教育体系,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中国学者一直重视对《三字经》的研究,但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成书年代、作者、不同版本的辨析以及启蒙教育功能的挖掘等方面,对其成文特点、蕴含的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途径以及作为家庭教育教材促进家庭教育发展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作者从宋代以来家训家风的盛行和传统家庭教育普及化的角度出发,对《三字经》的成文特点及其映射出的家庭教育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宋代童蒙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兴盛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代。在北宋时期,进行了三次兴学运动,广泛设立学校,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建立了完整的州县地方学校系统,使更多的平民子弟有机会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私塾和家庭教育的普及以及对家训家风的重视也使得家庭和家族越来越重视童蒙教育的实施。宋代形成了一个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形式多样的童蒙教育系统。

在宋代,家庭教育是童蒙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家族或家庭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宋代的家传私学和书院发展相对充裕,科举制度也相对完善,读书成为当时知识分子践行儒家伦理道德、实现家国情怀和修身治国理想的重要途径。

在南宋时期,朱熹专门撰写了《童蒙须知》,明确规定童蒙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从衣着礼仪开始,然后是言语举止,接着是洒扫整洁,再到读书写字,最后是琐碎事务的处理。

宋代提倡家庭教育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开始,认为这是培养儿童待人接物、学习读书和修养身心的重要内容。这种融入日常生活的童蒙教育内容同时也被纳入了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学校教育中,更方便在家庭教育中实施。

宋代的蒙学教材丰富多样,如欧阳修的《州名急就章》、朱熹的《训蒙诗》和《童蒙须知》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出现可以说是蒙学教材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些教材具有整齐押韵、句短易记等特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备道德启蒙、习惯培养、语言积累、知识扩展等教育功能。

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在《传统蒙学丛书》序言中指出:“有的蒙学书能够长久流行,为社会长期接受,在传授基本知识、进行道德教育、采取易于上口易于记忆的形式等方面,确实有其长处和优势,是不能也不应一笔抹杀的。

仅仅在这一点上,即自有其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价值。”宋代以来的蒙学教材内容丰富,朗朗上口,为当时的童蒙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便利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家庭教育变得简便易行,为家庭教育的普及化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三字经》正是其中最具影响力和典型意义的代表作品。

三、《三字经》的成文特点

在古代,我国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此需要一本教材,其句式表达和内容编排方式都容易被普通大众接受,并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特点。《三字经》的出现正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以最简单的语句和最凝练的方式,将中国传统社会所流传下来的最重要的伦理规范、道德要求和知识学习融合在一起。

《三字经》将识字教学、伦理道德培养和多学科知识相结合,让父母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让孩子明白了读书修身的目的和意义,在励志故事的感召下自我激励、勤学苦读。《三字经》成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经典教材,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宋代流行着一种文学技巧叫做“叶韵”。在南北朝时期,学者为了按照当时的语音读诵《诗经》,由于原诗中的一些字的韵脚不和谐,他们临时将某些字改读成某种音调,这种方法被称为“叶韵”。这种技巧被应用到其他古代韵文中。

《三字经》以“叶韵”的方式进行创作,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句子简短,整齐押韵,语言优美,容易阅读和记忆;韵文的形式是三字一句,四句一组(或六句一组)。

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张志公认为,尽管使用这种简短而整齐的韵语方便记诵,但也存在两个缺点:一是有些韵脚艰深难读或者牵强硬凑;二是内容贫乏呆板。《三字经》成功地克服了这两个缺点,它自然连贯、通俗易懂,通过故事讲述道理,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它的内容之间没有生硬拼凑的感觉。

《三字经》将百科知识有序地纳入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中。从教育的重要性开始,逐步向儿童介绍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以及励志好学的故事等内容。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它强调了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认为家庭教育应该早期实施,并且要严格而有条理。

“为人子,方少时”到“首孝悌,次见闻”,它强调了儿童首先要懂得礼仪和道德,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注重知识学习,开阔视野。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它包括了现实生活中所需的名物常识、伦理纲常、天文地理等内容。

这些知识以数字方式分类呈现,如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这种编排方式使相关内容简明易懂,容易记忆,朗朗上口,便于掌握。

《三字经》的编写方式浅显易懂,形象具体,主要内容包括典型人物、历史故事和民间谚语等。它紧紧抓住了儿童爱听故事的特点,将讲故事、讲历史和讲道理相结合,以简洁通俗的方式讲述了永恒不变的哲理。

它考虑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尊重儿童的诵读方式,向他们传授基本的天文、地理、生活常识、伦理道德和人文历史等教育内容。例如,“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这种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的总结性描述,方便儿童诵读和理解。

它符合初入学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以数字顺序概括复杂的内容要点,注重从生活常识、行为礼仪和伦理道德教育开始,逐步引领儿童走向深奥的经典阅读和历史文化,通过励志教育、方法指导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展示给儿童通向成功人生的道路。

它善于运用典故和历史人物故事,阐述其中蕴含的深刻育人道理或伦理道德。尤其是与劝学相关的内容,通过模拟父母或长者的口吻,以对话的形式,倡导将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讲述中,非常适合家长和低龄儿童之间的互动交流。

四、《三字经》呈现的家庭教育内容体系

《三字经》从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开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段话表达了对教育对人性的影响的理解。它认为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善良的,人与人之间的禀性是相近的。

如果缺乏及时而正确的教育,人们之间的差异就会逐渐加大,孩子的本性也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三字经》还提到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它将父母教育子女和教师教育学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如果父母只顾养育而不教育子女,就是父母的过失。

它强调了教育的专注性:“教之道,贵以专。”优质的家庭教育需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能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父母需要向孟母和窦燕山学习,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重视家庭教育的环境。

《三字经》还提到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家长教育孩子就像打磨琢磨玉器一样,孩子如果不勤奋学习,就无法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通过比喻的方式,这本书让父母更加明确了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字经》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总结,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家庭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占据了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地位。

结论

《三字经》不仅为孩子描绘了美好的未来,让每个父母都充满期待,而且提供了通往成功的可行路径。作为家庭教育教材的精华,它所推崇的励志勤学的榜样和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教育指导意义。

习总书记曾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从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我国的家庭教育进入了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家庭教育也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研究和学习《三字经》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以历史的和辩正的眼光弘扬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秀传统。第二,要推进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需要探索将家庭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化和常态化路径,特别是在继承《三字经》所体现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编写适合亲子共读、能够广泛传播的家庭教育读本。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