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百科

汉朝过了是哪个朝代? 汉朝的历史到什么时候结束?蜀汉能算汉朝的延续吗?

127人浏览   2024-05-30 11:10:18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朝的历史,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历代关于汉朝的持续时间,一般认为是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的211年,加东汉的196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即407年。然而,网络上又颇有一些人,主张将刘备建立的蜀汉(或称”季汉“)的43年(公元221年-公元263年)也加入其中,即主张汉朝真正寿命为450年。然而,此论谬矣。

  蜀汉并非汉朝的延续,亦不能与西汉、东汉相提并论,仅仅是一个汉朝远支宗亲另外建立的割据政权。

  刘备建立蜀汉,和历史上的司马睿建立东晋,赵构建立南宋的情形并不相同,也无权继承东汉王朝的法统。

  这是因为赵构本就是北宋的皇子,康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当宋徽宗宋钦宗连同其他所有皇子亲王都被金军俘虏后,他当然可以另即帝位。

  司马睿是西晋的琅琊王、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他在长安城被攻破后,于江南称帝,同样也是正常即位。

  毕竟不管哪个朝代,当中枢帝位空缺无传承时,皇族亲王去继承皇位,本是理所当然的。南宋和东晋也从前并不是如东汉那样另起炉灶,重新建立的新政权,而只是旧王朝在未丢失领土上的延续。

  汉献帝已经禅让皇位给魏王曹丕,汉魏易代的一切程序完整而合乎法统。

  而刘备仅是西汉皇族远支,并非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子孙,也不是东汉正式册封诸侯王,距离汉献帝刘协的血脉差了十万八千里那么远。他合法职位只是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其所谓“汉中王”纯系自封,如何能比后世的司马睿或赵构?

  刘备:

  国舅董承受汉献帝刘协谋杀曹操的“衣带诏”,拉了刘备当同伙,然而还没有实质行动就一个死一个逃了。

  且不说汉献帝打脸卖队友,以自己的名义宣布了所谓“衣带诏”非法无效,董承被灭三族,刘备更是反贼;就算这所谓的“衣带诏”能够合法,也从来不代表汉献帝将东汉的皇位传给了刘备。

  所以刘备只能公然扯谎,声称汉献帝已被曹丕弑杀,然后以此为由来自立为帝。然而他这个自立为帝,毫无合法性可言,本质上是僭伪之举。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便已经重新确立了社稷,对西汉皇族宗亲,虽然承认其宗室身份,但是并没有恢复他们被王莽废去的诸侯王之位,也就是认可他们是皇帝的远亲,仅此而已。

  东汉世祖光武帝:刘秀

  东汉的皇统曾经断过几次,每次都是从刘秀其他后裔里选人,比如汉安帝刘祜是汉章帝之子清和王刘庆的后嗣,汉灵帝刘宏是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之后嗣,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选到刘备这样的西汉皇族后裔头上。

  袁绍一度企图拥立刘虞,就因为他是东海王刘疆的后人,刘疆是东汉第一任皇太子,刘秀的嫡长子,因母亲失宠而无故被废,天下莫不冤之。刘疆本人生平事迹也无可挑剔,是为两汉贤王之典范。所以他的子孙当然是有皇位继承权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宗亲成为割据军阀的,还有荆州牧刘表和益州牧刘璋,都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馀的后人,扬州牧刘繇则是汉高祖刘邦之子齐王刘肥的后人,他们和刘备一样都是西汉皇族后裔。

  然而除非刘秀的子孙全部死绝了,否则这些人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合法继位的。

  可惜不止是汉献帝及其子孙,绝大部分东汉皇族,在汉魏易代时也都活得好好的。比如魏国重臣、曹操谋士刘晔,便是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人,论皇位继承次序,他们可都比刘备们近得多了。

  刘晔:东汉皇族、魏国大臣

  甚至刘备自称的“汉中王”,按东汉王朝体制同样也是没有任何合法性可言的。在汉朝,确实是刘邦立下白马之盟,“非刘不王”,但从不是后世一些人误解的“刘皆可王”,

  汉朝封王是有严格限制的,要么是皇帝的亲生皇子,要么是诸侯王嫡子,诸侯王其余儿子除非是皇帝特别加恩封王(齐悼惠王各子、梁孝王各子等特例),通常亦只能封侯。而如刘备这般连爵位都没有的空头宗室,更是成百上千,数不胜数。

  这就是大汉之所以为大汉,绝不似后世满清。皇子和诸侯王之外的皇室宗亲,从来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天潢贵胄,也和寻常士人一样的为官入仕,立功封侯,仕宦时亦无任何高人一等的特殊待遇。

  以刘备西汉景帝之子后裔的远支宗亲身份,即使在东汉王朝立下伊尹、霍光之类匡扶社稷的大功,也就是拜大将军,摄行国政、封侯,而绝无封王之理;而他刚刚占有一个益州加荆州三个郡,居然就敢自己称王,实属行事操切,不顾世事人心。

  都和刘备这么胡来的话,那之前据有一州多年的刘表或刘璋们早就可以自称为王了。但他们从来就没这个胆子,那真是自绝于汉廷,自绝于天下士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汉中王劝进表》里,大概是刘备集团诸人自己也觉难以自圆其说,居然举「河西诸将推举窦融为元帅」这种例子为先例,其实已是不值一哂。

  窦融当初不过是被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向刘秀输诚后被封授凉州牧,这和刘备自封诸侯王,甚至急哄哄地把大半个益州的五个郡国都划为汉中王的私人封地,(“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能是一回事么?东汉王朝几曾有过私人封地如此庞大的诸侯王?另一个也就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魏王曹操了吧。——天下英雄唯曹刘?一丘之貉而已。

  魏王:曹操

  刘备想要成就帝业、夺取正统合法性的唯一渠道,便是北伐中原,攻灭魏晋后,宣布献帝刘协禅让曹丕,是天子失国,自弃宗庙。他自己仿照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取而代之,三兴汉统,那时当然谁都无话可说。

  而仅有一州之地便称王称帝以自为,当然是示天下器局之不广,令真心拥护汉室法统的广大仁人志士大失所望。

  所以关羽北伐时,从许都到邺城尚有无数汉臣和刘备方面内通,而等到刘备自己称帝后,诸葛亮北伐时就已经被中原士人和百姓视为“蜀寇”,隆中对时幻想的「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之场景如在梦中了。

  满清八旗在关外时,便以小说《三国演义》为军事教科书,以关羽为战争守护神,对蜀汉的推崇无以复加,所以满清入关后,正式从官方层面确立“蜀汉正统论”,为正统王朝代表正义一方,将曹魏当做类似王莽的新朝、武则天的周朝一样的僭伪政权。又因为满清是距离现代最近的封建王朝,所以其很多思想也流毒至今,不能消除。

  比如颇有人主张刘备姓刘,又是汉室宗亲,他建立蜀汉政权,又尊奉两汉诸帝,便理所当然是汉朝延续,甚至定要用一个千余年来历朝代史家皆弃之不用的“季汉”来称呼蜀汉。

  殊不知,一个政权是否尊奉前朝皇帝,是否自称前朝子孙,从来不是判断该政权是否为前个王朝延续的必要条件,

  如匈奴汉国的刘渊尊奉也汉朝诸帝,武氏周朝尊奉周文王,沙陀后唐和南唐皆尊奉李唐诸帝,但历代史家谁也不会将他们看做是汉、周、唐各朝之延续。

  而且中国历史无情法则,便是天下从来非刘邦子孙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皆可居之。

  汉武帝死后不到百年,西汉王朝就近乎被无血篡位,从中枢到地方压根没受多大阻力。

  成千上万刘姓诸侯宗亲,居然只有个刘祟出来,纠合百人,一日即败;二百年西汉社稷臣子,居然只有个翟义出来,三月即亡。

  王莽后来政治改制失败,同时得罪巨室和小民,天下大乱,盗贼蜂起,这才“人心思汉”,让刘秀得以复汉,顺便让王莽戴上了乱臣帽子。若当时政治主流真汲汲于汉家天下,怎么十几年前这些忠臣义士都跑哪里去了?

  而东汉末年又好到哪去了?汉献帝君臣从长安到洛阳,近乎一路乞食,各地军阀冷漠观之,态度不用细表。随行宫人财物被乱兵掠夺殆尽。最后还是别有用心的曹操收容了他们,给他们一口饱饭吃。

  汉献帝与伏皇后

  那个奉“衣带诏”讨曹的所谓“大汉忠臣”董承,逃难途中其部属什么表现?斩杀宫人,血溅后衣。他与曹操之争,是权臣互斗,而无关忠奸。

  当时无数仁人志士,包括诸葛亮和荀彧在内,真正维护的是四百年大汉王朝的法统,而绝不是为刘邦子孙一家一姓坐江山的私利,更不会认为但凡是个姓刘的,便是天潢贵胄天生高人一等。

  更不说蜀汉政权虽然自称为“汉、季汉”,没几年却和另一个割据政权东吴搞所谓“二帝并尊”,甚至承认孙权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吴国皇帝,而这个吴国还是完全建立在从前汉朝的疆土之上。

  这更意味着蜀汉最后一点自称继承两汉法统的理由破产,难以自圆其说,大义名分彻底消失殆尽。

  东吴皇帝:孙权

  所以即使其盟国东吴,一样是外交时当面称“汉国”,转个身就同样称其为“蜀”了。因此一千八百多年来,除却奇葩的满清外,当时后世皆以“蜀”称“蜀汉”,拒绝认可他们是汉王朝的合法继承,实为顺理成章。

  也有很多人对蜀汉政权的特殊感情和认可,倒不如说是出于文治武功辉煌灿烂的四百年大汉王朝的推崇,造成的移情心理,才坚持蜀汉也是汉朝的延续。

  然而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最煊赫、以“天汉”即银河为名,奠定了后世华夏民族族名的伟大王朝,终结自己历史使命后,在区区一个州里“续命”四十多年,终究还是逃不过被曹魏攻灭的下场,当真就如何光彩么?

  花有开就有灭,人有生就有死,华夏大地自古亦无不灭之王朝。大周王朝煌煌八百年如此,大汉王朝赫赫四百年亦如是。

  任何一个朝代或政权崇拜者,定要将自己感情寄托到某古典封建政权,片面选择性使用史料,而对其他朝代政权或贬低或敌视,恐怕亦非正确的历史观。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朝被称为“暴秦”,为何秦始皇在世时没人造反?欢迎关注哦。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崩逝,13岁的嬴政即位。而此时的秦国国内吕不韦擅权专政,期间又有吕不韦、嫪毐与母亲赵姬之间的苟且之事,为祸朝堂,但这种乱象不过9年时间,便被年轻的嬴政肃清。公元前238年,在粉碎了嫪毐等人的叛乱之后,他开始掌握大权,并随即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开始了统一之战。

  当时的中国大地之上,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已经持续500余年之久,各国之间互相攻伐,币制、文字、衡器等亦是各不相同。而经历了“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及历代秦王的文治武功,实力俨然已是个中翘楚。在确立了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之后,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10年时间里,秦军在王翦、王贲父子的率领之下,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至此天下一统。

  但是“打江山难,守江山更是不易”。在李斯的建议之下,秦王嬴政称帝,号为始皇帝,并且为了稳固统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设置三公九卿;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而在这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秦法自然是贯彻始终的。在法家思想为本之下,秦始皇规定“事皆决于法”,而《秦律》中的重刑主义也贯彻了整个秦王朝的始末,墨,劓,剕,宫,大辟、车裂等严苛刑法大行其道,由是如此外加修长城征发徭役,焚书坑儒等行径也让暴政成为了秦王朝、秦始皇嬴政的象征。

  但即便是如此,秦始皇嬴政在位时却没有人敢造反,这是为何呢?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事实上是存在着大量的“反秦”力量的。他们是旧有的被秦国所消灭的六国贵族、士人,因为国家灭亡,他们既得利益受损,一如项燕、张良、田广等人;他们还有被秦法压抑的下层百姓,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是也。

  但之所以秦始皇在世时,众人不敢造反,无怪乎两点原因。

  首先,便是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所展现的个人雄主形象以及秦律的作用。在有着李斯、蒙武等人以及遍及全国的秦律之下,六国旧有贵族绝大多数只能选择蛰伏待机,即便真有敢反对的也大抵只能是如高渐离、张良博浪沙那般行刺之举。

  其次,便是秦始皇为巩固统治,所进行的巡游之举。在秦始皇完成统一之后,曾经先后五次巡游天下。而第一次巡游便发生在公元前220年,统一天下的次年;此后前219年,前218年,前215年,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又有4次巡游,而秦始皇的巡游并不是毫无目的的,他的巡游先后到达过西北地区的陇西郡,处于东部沿海的琅琊郡、胶东郡,北部的云中郡、渔阳郡,南部的长沙郡、会稽郡,所到之地既包括了游牧民族的边疆地区,又包括了山东六国之中的故地以及南蛮之地,北部匈奴交界之地。而在巡游之中,更是有大军护卫,此举既能宣德扬威、安定天下,又能彰显实力,震慑反对力量。

  可惜是是就在第五次巡游途中,秦始皇在平原津病故。而赵高、李斯、胡亥的合谋之下,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缺少了父亲的雄才大略,又逼死了哥哥扶苏、兄弟姐妹,还大肆诛杀大臣,这些失人心之举也终于让秦帝国,不堪重负,被湮灭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之中,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承袭明朝制度,为何不承袭贪污60两就杀头的法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国君孟昶,是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他在位期间,耽于逸乐,每天与花蕊夫人醉生梦死,最终在宋朝大军攻击下国破家亡。不过这个孟昶也并非生来就是不成器的货色,他在登基初期的几年内,也曾认认真真治理国家,勤政爱民,整顿吏治,干得有声有色。

  孟昶的文采很好,他为了诫勉各地官吏洁身自律,写过一首著名的“官箴”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苦口婆心教诲官员们要清廉自守,不可见利忘义。孟昶的想法,也是历代皇帝们共同的想法。

  自古以来,贪官污吏就是国之大害。他们占据高位,手握大权,不仅不去报效国家、为民造福,反而把手中权柄当成捞取不义之财的工具,挖空心思徇情枉法,中饱私囊。他们的存在,不仅侵吞了海量的国家财富和民脂民膏,还严重败坏了朝廷形象,践踏国家法律尊严,危害之严重可谓罄竹难书。

  历代皇帝为了惩治贪官污吏,也是想尽办法,费尽心机。但是“自古财帛动人心”,金银财宝的诱惑,是如此强烈,总会有一批又一批官吏如飞蛾扑火一般铤而走险。为了彻底压下这股歪风邪气,皇帝们制定了极为严厉的惩戒手段,其中数明太祖朱元璋下手最狠。

  《廿二史札记》记载,明朝开国后,朱元璋为了严惩敢于以身试法的贪墨之徒,制定了近乎残酷的惩罚标准:“明祖严于吏治,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申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

  枭首示众”。哪个官员只要敢于贪墨超过60两银子,一概杀头,绝不姑息。朱元璋铁腕无情,说到做到。在洪武年间掀起的十余次屠戮功臣浪潮中,数万人掉了脑袋,很多人被杀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什么“功高震主”,而是贪墨腐化。

  到了清朝时,这种局面却为之一变,处理贪墨官吏的标准大大提高。《雍正上谕》记载,“挪移一万两以上至二万两者,发边卫充军;二万两以上者,虽属挪移,亦照侵盗钱粮例拟斩”。一下子把处斩标准提高了三百多倍。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发生一起震动天下的特大贪墨案件。甘肃布政使王亶望,勾结各县地方官,大肆推行“捐银纳官”,说白了,就是让豪绅富户可以向官府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粮,成为“国子监生”,获得做官的资格。按理说,这笔巨额银两应当如数上缴国库,但利欲熏心的王亶望,却与各县官员通同作弊,以“甘肃旱灾、赈济灾民”为由,把这笔钱全部私分侵吞。

  案发之后,乾隆皇帝暴跳如雷。因为甘肃这起贪墨案件,无论涉及官吏人数之多,侵吞银两之多,都创下清朝开国以来纪录。盛怒的乾隆下旨严加惩处,“冒赈至二万以上皆死,於是坐斩者栋等二十二人”。共有22个贪墨银两超过2万两的官吏被处死。

  清朝皇帝为什么把斩杀贪官污吏的标准定得这么高?因为问题根源与他们自己密切相关。清朝皇帝对待大臣非常吝啬,一品大员每年的俸禄只有180两银子,180斛米。七品县令,一年只有45两银子,45斛米。官员们靠这点收入,要应付一家老小生活开支、雇佣幕僚、奴仆,迎来送往交际招待,显然根本不敷使用。

  在此前提下,清朝官吏们贪墨之风盛行,几乎有官皆贪。清朝皇帝们在官员俸禄上省下大笔银子,也对这种情况心照不宣,默认官吏们“吃个半饱自己去找”的灰色牟利手段存在。结果这种局面引发恶性循环,贪墨之风愈演愈烈,吏治日渐败坏。虽然清朝皇帝们后来有所警觉,采取过养廉银等手段,但已经积重难返,清朝覆灭也就不可避免了。

  

  在历史长河中,阿巴亥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阿巴亥是怎么死的吗?

  明朝末年,女真各部先后崛起,并相互争雄、相互联姻。万历二十九年,乌拉部的布占泰为了结好建州女真,将年仅12岁的侄女阿巴亥亲自送到赫图阿拉,嫁给大她31岁的努尔哈赤。

  阿巴亥

  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努尔哈赤已经有十几位后妃。她们的婚姻,与阿巴亥一样,都是各部落之间的政治联姻。阿巴亥凭借自己独特的魅力,迅速赢得努尔哈赤的宠爱。

  等到孟古姐姐去世,阿巴亥就被立为大妃,成了后宫之首。努尔哈赤爱屋及乌,对阿巴亥所生的三个儿子,也无比关爱,在他们还小的时候就给实权、财富和地位。

  天命十一年,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去世。由于没有明确的继承人,后金的王位归属,成了一个大问题。当时的皇族中,比较有实力的有四大贝勒(代善、阿敏、皇太极、莽古尔泰)和四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

  努尔哈赤

  这些人中,阿敏与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并没有继承权;代善曾与阿巴亥闹过绯闻,威望大减,缺少竞争力;莽古尔泰连亲生母亲都不放过,名声不好,有勇无谋;剩下就是皇太极与多尔衮、阿济格、多铎。

  按照努尔哈赤生前制订的“大汗共推”之说,几位大佬坐在一起商议,皇太极被推举为汗。

  皇太极被内推为新汗没几个小时,急急忙忙就带着几位贝勒,找到了大妃阿巴亥,宣布一条信息:先帝早有遗命交代诸王——大妃殉葬。

  阿巴亥想辩解,但是没用。努尔哈赤的几位子侄加上一句,“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反正,就是要尽快清理她。

  阿巴亥

  当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后,阿巴亥没有做无谓的挣扎,但她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死确保几个儿子的平安,于是向皇太极等人说道:

  “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幼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

  看到目的快要达到,阿巴亥准备就范,几位大佬也承诺:

  “二幼弟,吾等若不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

  于是,37岁的阿巴亥在先帝去世不到一天时,见了先帝。

  皇太极已经被推上汗位,为何还迫不及待地清理阿巴亥呢?

  一、阿巴亥足智多谋,之前已经展现出政治才干,参与过政治角逐,而且她所生的三个儿子智商过人,在八旗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皇太极等人的势力,是建立在战功的基础之上,而阿巴亥、多尔衮母子的势力主要是因受到努尔哈赤的宠爱而获取,后者很难让前者心服口服。

  阿巴亥

  当时,阿济格、多尔衮掌握正白旗、多铎掌握镶白旗,三兄弟所掌握的力量已经可以与四大贝勒中的任何一个匹敌。如果他们的母亲阿巴亥再以国母之尊提供助力,那其他王公的活动空间以及利益势必受损。尤其是将来多尔衮、多铎成年,麻烦就会更大。这对与阿巴亥有宿怨的皇太极以及其他贝勒极其不利,因此,不管是出于维护既得利益的目的,还是避免后宫干政,必须将阿巴亥除之而后快。

  二、努尔哈赤生前的最后几天,只有阿巴亥奉命陪伴在侧。这对诸贝勒联合共治的权力格局而言,就如同一柄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假如阿巴亥对汗位继承有所不满,她完全可以利用“遗命”,任意行赏、罚之权,有可能就会上演女主天下的戏剧。所以,皇太极要坐稳位置,必须抢先一步动手。

  皇太极

  皇太极等人清理阿巴亥,多尔衮兄弟为何不站出来保护自己生母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有巨大潜力,却没足够实力。多尔衮兄弟三人,掌握着六十五个牛录的力量,占八旗兵的百分之三十。那剩下的八旗兵呢?没有一个是多尔衮兄弟的盟友,全都支持皇太极。四大贝勒,在对付阿巴亥的问题上是一致的,他们联手,多尔衮兄弟想跳也跳不起来。

  在军功、威望以及才干等方面,四大贝勒都久经沙场,立下赫赫战功;而多尔衮兄弟,都是小年轻,只能算是初出茅庐,最大的阿济格也不过二十出头。一帮小孩子,在努尔哈赤去世、大佬商议大事的非常时刻,很难拥有话语权,乖一点,以后还可以从长计议;出格了,引起大佬不悦,恐怕小命都难保。

  多尔衮

  嫁入侯门深似海,阿巴亥终究没有顺利靠岸,成了权力争斗的“祭品”。她的去世,成全了皇太极,也保全了多尔衮。

  

  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是古代的“军事铁三角”?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自古以来,古代王朝的兴衰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话题。

  汉唐、明清,这四大王朝的兴衰足够悲哀,也足够让人咬牙切齿。

  宦官执政、文官掣肘、外族入侵,这一系列的王朝矛盾影响了一个又一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大一统王朝。

  更多的人想不明白,这四个曾经足够强悍的王朝,为何土崩瓦解的速度如此之快。

  明清两朝的灭亡更是让人泪如泉涌,倍显悲情。

  其实,一个王朝的灭亡,能够影响它的因素太多。高位君王、朝堂大臣、民间百姓,这些都是潜在的火种,所有的因素杂糅在一块,才是一个王朝灭亡的全部因素。

  高位君王、朝堂大臣他们掌握着整个王朝的财政、军队,内部的瓦解最痛快,也最为直接。

  归根结底,财政和军事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两个极为致命的因素。

  这两个因素在明清两朝是鲜明的列子,明清财政的崩塌,直接摧垮了这两个大一统王朝,也直接让这两个王朝再无崛起的可能。

  古代军事三角

  提及古代的军事三角,大多数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王朝有三个极为重要的政治三角。

  ---西安、北京、南京。

  可在这个极为重要的政治三角中,他们的连线上,也同时存在着三个极为重要的军事三角。

  ---太原、襄阳、徐州。

  太原自古以来被称之为“钢铁雄城”,太原城的坚固几乎能够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无数次的兵戈和战事在这里打响,也有无数次的传奇这里诞生。从没有人敢真正的小看过太原城,北宋王朝开国初年,宋太宗曾经不止一次的在这里受挫。

  这座城池对于任何的外在力量而言,都是一块钢板。

  太原的地理位置,从大的地理格局遥看,这座军事要地恰好位于北京、西安的联线上,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让太原在中国古代王朝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据太原而窥视两翼,我们能够看到“一关一区”,这一关一区构成了太原南北两翼最为依赖的军事屏障。

  在太原城的北翼,是一座雄踞于塞北的军事关塞雁门关。雁门关自古以来都是抵御游牧民族南下入侵的的重要关塞,雁门关伫立于大同盆地和忻州盆地的中间山隘上,游牧骑兵想要从这里通过,需要面临极大的军事压力。

  “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

  在太原城的南翼,有一块重要的军事缓冲区域。

  ---河东地区。

  这块地区其实不仅仅是太原城南翼的战略缓冲区,还是关中地区图谋山西高地的最佳突破点。

  这块地方可以从中部蒲坂津渡口以最快抵达关中平原的战略要地,绕行龙门而南下关中,路途漫长,可能兵锋还没有进抵关中,大军就已经被关中军队击退。

  至于襄阳和徐州,则要同时阐述二者的军事地位。

  襄阳城处于西安和南京联线上,而徐州位于北京和南京联线上。历来北方势力南下,无论是游牧骑兵还是中原步兵,能够让他们有所选择的必然是襄阳和徐州这两个据点。

  因为,襄阳控制着中原南下的西翼通道,徐州则控制着中原南下东翼通道。

  这两处据点是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的特殊存在。

  襄阳城所面临的军事压力主要是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两地的军事力量。

  襄阳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最大,城池的归属权也至为重要。

  襄阳城为一座依山傍水的军事重镇,在它的两翼分别高山林立,成为拱卫这座军事重镇的最佳屏障。而襄阳城的城池前方,河流盘踞其北,构成了一道天然的河道屏障。

  徐州城面临的军事压力较大,因为对于徐州城而言,他的军事价值不能仅仅用一座关城来阐述。

  徐州城永远和江淮防线仅仅的相连,他们之间更多的时候是共生关系。江淮防线的横跨太宽,它需要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军事重镇调和横跨太宽的江淮短板。

  军事地位的变化

  太原、襄阳、徐州这三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它们的军事地位并非同上同下,而是随着古代王朝政治重心的转移发生微妙的变化。

  汉唐之后,随着王朝政治重心的东移,南方的地区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太原由于地处吕梁山和太行山的中间,相对孤立的地形,能够让太原成为一个独立的军事地点,更多的时候,太原这个军事据点是作为独立的军事政权而存在,并不对西安和北京起到联动作用。

  汉唐之后,天下久经战乱。

  后唐、后晋、后汉、北汉莫不是作为独立的军事政权而雄踞山西,它和关中、燕云地区的联系也时有时断,无形中降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这个时候,襄阳和徐州的军事地位要远远高于太原。

  因为,此后整个王朝的政治运动轨迹是沿着洛阳--北京这条东线进行缓缓发展。更多的战事也开始在襄阳、徐州两地打响,它们两个据点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此时要远远超过太原。

  这种情况可以说一直持续到了明清时期。

  明清两朝,这两个大一统王朝,将太原这一军事据点的地位再一次提高,成为了和襄阳、徐州并存的三大军事据点。

  在大一统王朝的和平时期,它们相互协同,共同联结着西安、北京、南京,共同发挥着彼此的军事作用。

  明朝末年,李自成从关中出兵,直扑太原,更是直接打穿了北京,顺利进占北京城。

  三角格局

  其实,我们仔细看一下太原、襄阳、徐州所构成的这个三角军事格局,中国所有的地形几乎都被囊括其中。

  太原控驭山西高地,襄阳控驭南阳盆地,徐州控驭江淮水系。

  它们三者之间虽然距离较远,可是这三个据点无论是哪一个据点,它的综合防御能力都是无与伦比。

  几千年来,这三个据点的军事地位依旧不容易被撼动,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王朝的历史进程,也间接主导着一个王朝的兴衰。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灭韩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远亲不如近邻”。意思是说,一家人遇到急难的事情时,远处的亲戚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提供帮助。因此,邻里之间的感情,有可能比远处的亲戚还好。

  这句话,不适用于国家之间的交往。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远交近攻”,意思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是秦始皇赢政——准确地说,应该是秦王嬴政,因为直到吞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他才登基为帝,成为秦始皇。

  秦始皇于公元前230年打响吞灭六国的战争,到公元前221年结束,共计用了10年时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灭掉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这就是说,秦始皇第一个干掉的国家是韩国。韩国正是秦国的邻居。

  秦始皇为什么要首先灭掉邻居呢?大致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韩国拦住了秦国进入中原的大路

  我们从下面这张地图可以看出,韩国位于秦国的西部。秦国军队要西出函谷关,对六国进行“友好访问”,就得首先问韩国同意与否,相当地伤脑筋。因此,秦国迟早要搬掉韩国这块拦路石。

  其实,早在秦武王时期,秦国就有意灭了韩国。秦国军队在宜阳之战中杀得韩国军队大败。楚国又趁火打劫,与秦国达成协议后,夺取了韩国新城。随着宜阳、新城等地的丧失,韩国不见了三分之一的国土。幸运的是,秦武王与一名大力士比赛举重大鼎,大鼎脱手后砸在他脚上,气绝而亡。继位的秦昭王没有继续攻打韩国,让韩国苟延残喘了80多年。

  二是现实利益的考量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四处征战,与各诸侯国混战不已,互有胜败。后来,范睢来到秦国,对秦昭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

  这是什么意思呢?范睢认为,秦国应该与远距离的国家结交,进攻近距离的国家。这样的话,哪怕得到一寸一尺的土地,都会真正归秦王所有。言下之意,秦国攻打远距离的国家,比如齐国和燕国,就算攻占了土地下来,也不在管辖范围内,属于无用之举。

  秦昭王大为赞赏,采纳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多年后,秦始皇正是按照这一战略,依次吞灭了六国。

  三是韩国实力最弱,比较容易下手

  民间流传着一句歇后语:“老太太吃柿子——专挑软的捏。”形容一个人专找好欺负的人欺负。秦国的领土与楚国、赵国、魏国、韩国都接壤,这些国家里,楚国、魏国都是大国,不大好惹,只有韩国实力最弱,属于“软柿子”,比较容易下手。

  就连并非大国的赵国,也不是秦国想收拾就收拾。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国名将白起坑杀了40万士兵,实力严重受损。可是,赵国军队雄风犹存,在名将李牧的率领下还能在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中,两次击败秦军,斩杀15万秦军。

  所以,就先攻打韩国吧。

  四是韩国人缘很差,没人帮它。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情况很尴尬。一方面,是它的实力最弱,在与其它诸侯国作战时,很少有取得胜利的时候。另一方面,是它位于秦国、魏国、楚国之间,被这3个大国所包围。秦国就不说了,是战国时期的“王者”。楚国地广人多,兵强马壮,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魏国是战国初期最先称霸的国家,实力不容小觑。夹在3个大国之间,韩国的日子真心不好过。

  怎么办呢?韩国为了生存下去,只好采取“见风使舵”的策略:哪个国家变得强大,就与它结盟;哪个国家落了下风,就联合别国收拾它。

  举一个例子。

  韩国与魏国都从晋国分化而成,相当于兄弟之国。当魏国称霸时,韩国与它的关系非常好,跟着它大战齐、楚、秦、宋等各路诸侯,还趁机吞灭了郑国。从这一点而言,魏国是韩国的“恩人”。可韩国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恩人”呢?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后,魏国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乱。韩国趁机联合赵国进攻魏国,打得魏惠王被围困在军队中。

  后来,魏惠王缓过劲来,收拾起“忘恩负义”的韩国来。韩国眼看有灭国的危险,采取外交措施,一方面与秦孝公联姻,另一方面又与齐威王结盟,组成联军进攻魏国,让魏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韩国这种“见风使舵”的策略,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也因此将所有诸侯国得罪光了,人缘极差。所以,当秦国吹响灭亡韩国的冲锋号时,其余5国中,没有一个国家对它施以援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清朝唯一被废黜的皇后,被赶出皇宫时已有身孕,从此历史鲜有记载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称汗算起,到公元1912年宣统帝退位,在长达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中,将生前当过皇后和死后追封的算在一起,大清共有三十一位皇后。这些皇后在死后都位列宗庙,有迹可考,唯独顺治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在被废以后居然失踪了,鲜有记载。

  孟古青来自蒙古的科尔沁部落,出身非常的好,而且她的父亲是吴克善,科尔沁部的亲王,同时还是孝庄的哥哥,所以这地位很是显赫。而且从1625到1634年之间,他更是将自己的妹妹送入了大清的后宫,一个就是孝庄另一个就是海兰珠。这也能看出,古代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能做得出来,姐妹二人嫁给同一个人的事情更是常见。

  从小在蒙古科尔沁部长大,使得她养成了奢靡腐朽的生活习惯,这一点让顺治皇帝难以认同。此外她本人不能摆正位置,对皇帝与其它嫔妃的相处,经常是吹鼻子瞪眼,这就更是让皇帝感觉不爽了。毕竟他才是需要别人争相讨好的皇帝,即使是皇后也没权力!为此只用了两年时间,皇帝就难以忍受身边有这样一个糟糕的皇后,很快就把她废黜了。

  她离开了皇宫,回到了草原上,据说当时的她已经怀有顺治的孩子,并且回去之后生了一个皇子。朝廷知道之后,想把这个孩子接回来,没想到却遭到了拒绝。很多史料上也都说她其实是一个非常心胸狭窄,并且善于嫉妒的人。但是在小编看来她最先是一个女人,她想得到丈夫对她完全的爱,这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只不过她生错了那个年代。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日本人祖先的真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秦始皇统一大业后,第一件事除了为自己修建陵墓之外,同时也在追求长生不老,当时的方士之风可谓盛行。

  但从医学的角度上来看,这种完全属于欺诈行为,相信当时的那些江湖方士在骗取皇帝老子的钱财之外,更多的是想逃生吧。

  徐福便是众多方士中的一个,我们都知道他后来带了500童男童女海外求仙,结果一去无返,以至于现在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是谁的后人有很多的传言,其中便有徐福这一传说。

  难道日本人真的是徐福带去500童男童女的后代吗?

  徐福东渡“寻仙”

  徐福是秦朝时期的方士,在全国都有较高的名气。

  大概是每个做皇帝的人都想长生不死,秦始皇为了能使自己的基业长存,便寻找天下的能人之士为自己觅得不老之术,而徐福便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一个。

  秦始皇到了晚年,愈发地迷信长生不老之术,再加上那些方士的吹捧,在飘飘然之中尽信方士之词,甚至不再称自己为“联”,而是“真人”,可见其痴迷程度。

  《史记》中记载,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而徐福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海外存在仙人一说,他告诉秦始皇,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秦始皇便使用大量的国力、物力让徐福去“寻仙”。

  结果事实上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徐福在难圆其说之说,又下了一笔更大的赌注:他让秦始皇派他带领500童男童女,乘楼船入海求仙山,这一去徐福便不复返,而对徐福这一众人等的下落则演绎出了各种传说,有的说葬身于大海,有的说定居于日本,并且似乎后者更有说服力一些。

  徐福在日本的传说

  记载宋代欧阳修的《日本刀歌》明确指明徐福所滞留的地方就是日本,并且认为徐福东渡时携带了大量的典籍,才使得在中国遭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籍在日本得以保留。

  诗中首先赞扬来自“沧海东”日本国的宝刀,制作精致,装饰漂亮,可降妖去邪。接着肯定了徐福东渡传播先秦先进文化给日本人带来了福祉。

  可以看出整篇诗中抒发了欧阳修对日本及徐福渡日的感慨。

  由此可以看出,徐福等众人的最终去向,在民间基本已经定性为“移民日本”了。

  如果这些都只是谣传的话,那么出自日本本土的产物似乎更具有说明力一些。

  1339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所著《神皇正统记》将此事作为信史记录,称“孔子全经唯存日本矣”。

  在书中记载了秦朝人移居到日本的情况,并认为徐福在日本的纪州熊野的新宫(今和歌山县新宫市)登陆,当地还有徐福墓和徐福神社,每年11月28日是祭祀徐福的日子。

  我们可以把事情追溯到秦朝时期,徐福在东海寻仙时大概发表在公元前二百年左右,而在日本的历史发展中。

  公元前二百年左右时,正是日本第七代孝灵天皇之时,说明徐福未到之时,日本已经有了本地的土著居民,并且成立了比较完善的王朝建制。

  而在日本则有一本《宫下富士古文书》,更是详细说明了徐福和500童男童女的最终下落。

  该书由富士吉田市造访宫下义孝先生收藏,并视为家族的珍宝,“传说《宫下富士古文书》是800年前完成的。原来的文章没有了,现存的为宫下祖先重写的。”该书20余万字,全以汉字用毛笔书写在宣纸上。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徐福到日本后的家世:“徐福把7个儿子改为日本姓氏,长子姓福冈,次子姓福岛,三子姓福山,四子姓福田,五子姓福畑,六子姓福海,七子姓福住,然后把他们分别派往7个地方,而徐福则自称秦之徐福。”

  又记录“后代秦姓或者带有福、羽田、波田、波多、畑、畠等字的姓氏和地名,皆与徐福的子孙或与徐福一起东渡的秦人子孙有关。”

  小结

  历史的发展中总会演绎出很多带有传奇色彩的事件,尤其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更是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徐福带去500童男童女经过历史的研究与反复的推敲,最后专家得出结论,徐福不是日本人的先祖,但他与带去的500童男童女在日本定居则确实有一些明显的历史佐证。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