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结构改善机制
通常在传统的经营过程中,商业银行持有信贷资产至到期,一方面将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同时获得由于贷款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溢价。
与此同时,银行也将承担持有这段时间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信贷业务创造的资产风险权重较高,风险来源于贷款客户的信用违约,市场极端情况下,大面积的集中违约会对银行的经营带来不可明确的风险挑战,甚至给经济社会带来危机,因此监管部门对此做出了制度的安排,如抵押品、贷款损失准备以及集中度要求等,但这些手段带有被动管理的意味,而风险依然留存在银行内部,甚至随着经济的下行而不断恶化。
资产质量所表现出来的信用风险承担层面,是风险承担的外在表现。商业银行在开展证券化业务时,首先改变的是银行对于风险的偏好程度和主动管理的意愿水平,随着证券化的进行,银行的风险也会通过指标反映于外在。
证券化则是银行主动管理风险的一种方式以及转移渠道。商业银行作为发起者通过向证券化出表,并通过隔离机制,使得基础资产内部的信用风险实现隔离和转移。结构化重组是重要的一步,各种特征符合要求且相近的资产被纳入资产池,并转移给特殊目的载体,发行不同风险等级的资产支持证券对应着不同的风险偏好者。
在实际操作中,作为发起人的银行,同时也将依附于资产的风险出表,由SPV出售给投资人,风险由市场投资者共同分散承担,根据证券化的法律和制度安排,投资者此时承担的风险仅取决于贷款质量,而与银行本身的破产风险隔离。
此外,在产品结构中原始权益人添加了信用增级的手段,来保护投资者能够按时足额收到投资本金和利息,对于银行层面也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行成本。内部增信可以通过设置优先/次级结构,达到对优先级的保护;设置类似准备金的超额抵押账户等方法。所谓外部增级,即通常来说可以是第三方对SPV发行证券担保、信用违约互换(CDS)、投保等。
这样的话,风险再一次转移给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投资者。由此看来,使用证券化的方法,将存在于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由特殊目的载体(SPV)归集后,再次分散给金融和衍生品市场投资者,投资者通过承受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获取与其相应的回报,而银行只需要承受一定程度、于其风险承受水平相符合的风险,通过这种主动管理,降低了自身的风险承担。
流动性改善机制
通常讲来,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可以通过主动管理来调整,不同类型的银行根据自身流动性函数,对业务进行调整,因此流动性的获取动机被创造。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获得流动性来源一般为:央行借款、同业之间拆借,最后是通过资产出售获得。
显而易见,流动性不充足的商业银行,前两种方式稍显被动,受限于抵押、自身规模和信用级别等,流动性获取的数量有限,与此同时,也会受制于当期的借款利率。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满足流动性需求的方式。
商业银行将存续期限长的资产打包,换取自身经营所需的流动性。总结来看,商业银行通过主动管理来获取流动性的动机为:
a.增强流动性管理能力,以应对经济不确定带来的风险。也就是主动调整流动性函数,同时满足了监管的流动性管理需要。
b.实现资产扩张的渠道以获取更大的利润。资产证券化的出现丰富了流动性管理函数,从而降低风险承担。传统模式中银行通过负债端存款等来增加流动性补充,这同时也受到监管资本金的束缚,只能通过负债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动性水平,而通过资产端的调整,将长期限信贷资产置换为流动性最高的现金资产。
同时,证券化过程中,贷款的结构性重组可以降低信息敏感度,因此减少贷款资产池信息不对称性的,有效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状况。
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流动性状况即发生改变,在后续经营管理阶段,商业银行开展任何一项业务时,流动性水平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而资产证券化的影响也会从最初的流动性改善转移到其他方面的改变,由于我国目前的资产证券化程度不深,在贷款中占比并不高,因此对于风险承担的影响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另一方面,如果改业务成为了商业银行一个常规的获得流动性的方法,则负债端的融资出现变化时,则证券化便可以成为稳定的流动性来源,因而流动性风险承担水平得以降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信贷资产证券化使得发起人商业银行将长期限的资产真实出售,增加了资产端的流动性,同时将依附于贷款资产的风险转移和分散。
与此同时,发起人通常作为后续的资产证券化服务机构,因为作为发起机构,银行相对于SPV和其他参与主体对于信贷资产掌握了更明显的信息优势,因此在后续本金、利息收集,对于逾期贷款的催收催缴和定期的财务报告方面,商业银行发起人具有资产信息系统,商业银行还作为服务商获得中收报酬,丰富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收入结构可以降低单一收入来源的风险,加强了贷款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增强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使得净利率提高。
证券化可以通过再贷款的方式和降低风险资本占用,因为在一定可能性上增大了银行的经营杠杆,并提高了总体资的周转率,由杜邦分析可以得到,证券化的过程也可以起到增大净资产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