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为何明朝首都直到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时期才最终确定下来?

124人浏览   2024-02-19 21:42:03

说起明朝首都,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南京和北京。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还在当吴王时府邸就设在应天(今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后应天府也随之成为明朝首都。建文帝时期燕王朱棣于北平起兵靖难,靖难成功后朱棣就顺理成章的登上帝位,着手准备迁都北平事宜,并将北平府改为顺天府。但迁都不久后朱棣就驾崩了,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后又想迁都回南京,可惜还没等到付诸行动自己就先驾崩了,直到明英宗时期,才正式确定将顺天府作为明朝首都,直至明末再无争议。

实际上朱元璋称帝前也十分纠结定都的问题。表面上看朱元璋是在应天府统筹全局,定都应天府是天经地义的,实际上应天府并不是首都的最佳选择。毕竟朱元璋称帝时全国还没有统一,当时的局势是南方明朝与北方元朝对峙,在只有半壁江山时,应天府作为首都问题不大,可以辐射整个南方。然而统一天下后,应天府的位置对于全国来讲就比较偏东南了,尤其是军队征战西北时,从京城到前线的通讯条件十分困难。朱元璋当然也看出了应天府作为首都的劣势,为了应对西北战事,朱元璋便将汴梁(今开封)也设为都城,效仿古代的两京制。

朱元璋对迁都的事一直心心念念,《皇明宝训·定都》中有这样的记载:“帝召元朝诸老臣问以建都之所。或对以关中险固,金城天府,可都;或对以洛阳地中四方,贡赋道里均平,可都;或对以北京,赵宋故都,可都;或对以北平宫室完全,就之以省民力,可都;或对以建业六朝旧都,可都......”。可见朱元璋心中首都选址优先度是长安(今西安)高于洛阳高于汴梁(今开封)高于北平(今北京)高于建业(今南京)。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考察陕西,计划为新都选址。朱标重点考察了长安和洛阳两地,这两地也是自古以来最为王朝定都所青睐的。可惜的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考察归来不久后就去世了,此后朱元璋再无心思进行迁都,只能将问题抛给子孙后代了。

到了朱棣登基称帝后,迁都的事又被摆到台面上了。朱棣的根基本来就在北平,迁都北平不仅能够稳固自己的统治,还能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一举两得。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下诏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开始营建北京,永乐九年(1411年)朱棣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永乐十三年(1415年)久废的大运河重新畅通,永乐十八年(14220年)北京宫殿终于落成,同年九月朱棣下令次年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

虽然朱棣在位期间将迁都事宜办完了,但定都北京有一个最大的劣势,就是京城粮食补给成本太高,大部分粮食需要南方调配供应,通过漕运运到京城,若遇到干旱之年,那漕运更是困难。明仁宗上台后自然是看到了北京作为首都的不足之处,便想着迁都回南京。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朱高炽正式宣布“将还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四月“命皇太子谒孝陵,遂居守南京。”但五月朱高炽就突然驾崩了,牵挂迁都的他只得在遗诏中留下“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向仰咸南京,斯亦吾之素心”的话语,寄希望后世之君完成还都之事。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自然不敢违背父亲的遗诏,便将南京重新定为“京师”。但此时蒙古威胁颇大,还不是还都的时候,所有得到政府机构便都还留在北京办公,这就导致了北京有首都之实而无京师之名,南京则有名无实。可惜雄才大略的朱瞻基在位仅十年便驾崩了,还都之事又不了了之。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局势又发生了变化,从永乐十九年算起,北京作为明朝的政治中心已经长达二十年时间,朝廷重臣以及皇亲国戚都在北京扎根了,此时再还都南京不仅劳民伤财,还会动摇统治。正统六年(1441)八月,宁波知府郑恪请定都京师,改号南京。英宗同意了郑恪的请求,于同年十一月初一正式定北京为京师,罢北京行在之称,在南京的府、部、司、寺、院、局悉冠以南京,改其官印。就这样,让明朝纠结七十多年的首都选址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