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古代如何管理官员"三公"消费?"四菜一汤"减奢靡,轿子限行降开支

100人浏览   2024-08-09 15:01:23

古代官员

“三公”消费指的是政府官员因公务公费吃喝、公费出行、公费出差。古代官员的“三公”消费问题十分严重,轻则影响国家财政,重则可以导致一个国家的覆灭。因此关注它的不光光只有平民百姓,它也是一个令历朝历代统治者头疼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全国众多官员用钱的事情,稍微不留神就有人贪污腐败,严重的话可能会失去民心、国家覆灭。那么古代中央政府是怎样管理官员的“三公”消费呢?

古代政府管理官员的“三公”消费有利于政治稳定

  • 过度公费吃喝会造成财政支出大和行政效率低下

“三公”消费的第一条就是公费吃喝。一般情况下,官员都会利用公款的福利去去胡吃海喝。大多数官员都抱着“不吃白不吃”的心态,因此公费吃喝的开销就会大大增加。再加上在古代的时候,公费吃喝政府是没有制定标准的,而且官员公款吃喝后又没有明确的账目记录。

这两种情况的影响下,助长了官员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的风气。这样每年的财政又会多增加一笔支出;并且官员的长期的吃喝应酬也会导致行政效率的低下,

如《后汉书》中描述:“自是选代交互,令长月易,迎新送旧,劳扰无已,或官寺空旷,无人案事。”可见当时官员应酬之多,以至于不顾政事,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官员聚会

在上述情况下,政府管理官员的“三公”消费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规范官员的“三公”消费首先就能减少财政的一大笔支出,国家财政稳定对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财政的稳定关乎国家工程建设、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财政减少支出,利于保障国家财政稳定,国库充盈。

其次也能减少官员之间的吃喝应酬,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提高国家的整体行政水平。管理官员的出行消费,可以规范官员的出行程度,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社会资源;同时,也可以促使官员减少资源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性、形成清正廉洁的好作风。

  • 不加以规范的公差出行会助长奢靡风气

“三公”消费的最后一项就是公费出国出境。古时官员在出公差的时间段中,一切的吃穿住行消费都是由政府支出的。如果不加以整治和规范,那么只会给财政多增加负担,也更加会助长官员在使用公款是奢侈浪费的作风。

《续资治通鉴长篇》中就记载宋朝京西转运副使朱台符曾上疏说:“今署置之过也,官吏森路。廪禄之费耗,驿券之供给,何可胜数! "

官员落脚驿站

可见当时地方官员借用公款奢侈接待公差官员的问题有多严重。政府管理官员的公差消费,可以规范地方政府在接待公差官员的行为作风遏制在接待公差官员时利用公款自行享乐、糜费公帑、献媚取容、贿赂诛求的不好风气。

  • 官员贪污腐败问题十分严重

财政问题对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之一。虽然官员只是辅佐统治者管理国家的工具,但是官员也是人也会有私心。历史中正直、两袖清风的大臣往往只是少部分,大多数的大臣都是普通人,只是腐化的程度不同罢了。自制力差的官员,会通过各种途径贪污腐败,就比如说可以篡改公费支出来私饱中囊。说到贪官,我们就不得不提和珅。和珅是中国历朝历代最大的贪官。

根据史料记载他的财产有:"正屋一所十三进;东屋一所七进;白银元宝一百个、赤金五百八十万两;元宝银九百四十万两、白银五百八十三万两。

史学家们认为当时和珅的财产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收入,甚至有人说"和珅倒,嘉庆饱。"和珅等官员的大量贪污,导致国家的财政受到影响、人民生活困苦。政府管理官员的“三公”消费,可以减少官员隐形收入的途径,这样对国家对人民的好处都是毋庸置疑的。

和珅

从社会角度看管理官员的“三公”消费的缘由

  • 不合理的公费出行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

公费出行,就是“三公”中的其二。在古时候,古人出行只能选择马车或者轿子。在古时,“出无车”是被上层阶级视作奇耻大辱。所以古时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出行都会乘马车,然而乘车的费用也是算在政府支出中的。乘马车也分有各种马匹、车辆大小的等级之分。稍微出门近一点官员们就会选择乘轿,而且官员们的乘轿意愿也很大。

根据史书记载州县官员乘轿的场面:“出行时,州县官乘坐二人小轿在前,轿旁一位师爷侍候,称为“简书”,次是青旗,再是肃静牌(州县官是亲民官,只设肃静,不设回避牌),牌后是执事,有铜棍和皮槊各二,蓝伞一,青扇一”。

可以想象出出行时场面的宏大,所以当官员不合理的利用公费用于奢侈出行时,会造成财政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

  • 官员的铺张浪费可能会激发民众的不满

古代平民想要任官,无非就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另一种就是建立战功。建立战功呢需要战机,机会渺茫;科举考取功名需要天赋和长时间的尝试,机会也不大。因此,古代阶级相对固化。大多数民众一直过着苦寒的生活,所以仇富思想比较严重。只是历史因为政府奢华享受,黎明百姓生活穷困潦倒而被推翻的政府不在少数,秦朝当属其一。

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是这样描写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从字里行间可以想象出秦政府的奢华。所以,百姓对政府的认可程度一点时候决定了政府的存亡。

百姓

当官员生活奢侈,百姓生活艰苦到达一个极端时,黎民的仇富思想就会爆发出来。更为严重时黎民百姓会起来反抗,这就会威胁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政府通过管理官员的 “三公”消费。来规范政府官员的行为作风,让百姓更认可政府、更依赖政府,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和睦,国家稳定。

  • 古代统治者加强统治的需要

我国从秦始皇开始一直都实行史书上是这样形容皇帝的:"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帝相对于臣民来说,就是天。虽然各朝各代实行君主专制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来说都是君主一个人统治国家,官员只是来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工具。贤明的统治者能够驾驭好群臣,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昏庸的皇帝,皇帝轻信某些大臣,有些大臣权倾朝野搞得国家民不聊生。统治者限制官员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因此统治者通过管理官员的支出来钳制官员以此来达到巩固自身统治地位的目的。

倡导节约、精准划分减少官员“三公”消费

  • 宣传节俭减少公费吃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贫寒,成长环境相当的艰苦,所以朱元璋一直都有勤俭节约的习惯。

《大明英烈传》记载了朱元璋在雨天看见两个内官穿着新靴在雨中走过大怒斥责:“靴虽微物,然皆出自民财,且非旦夕可就,尔等何敢暴殄天物?大抵尝历艰难,便自然节俭,稍习富贵,便自然奢华,尔等急宜改换。”

朱元璋一直都是倡导节约的,在他登基后面对巨额的公费吃喝支出,往往痛心疾首。因此,他首先以身作则。在他日常吃饭时,主动减少奢靡,最多只吃"四菜一汤",甚至他和马皇后还曾经引领过吃素的浪潮。他所倡导的“四菜一汤”也十分简单。官员们明白,皇帝这是想从上到下的倡导节约,所以那个时期的公款吃喝有所收敛。

朱元璋

  • 限制官员乘轿出行减少公费出行

古代官员的乘轿意愿非常高。乘轿时,既有专人抬轿,前方还有人员负责开路清障,四周还有随从鸣锣,最后还有侍卫跟随。这样就把官员的尊贵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完完全全的满足了官员的优越感。如果不规范公费出行,那么一定又是一笔很大且不必要的财政支出,政府为了减少出现公费的支出,出台了一些政策来管理官员出行。

比如在唐朝时,先是规定官员一律不准乘轿出行,生怕形成奢靡之风,命令宰相也只能乘马出行。之后唐武宗才规定:"宰相、三公、尚书令以及退仕患病者,才可乘轿。其余不论尊卑,一律不准。"即使像宰相他们乘轿,也是要自己掏钱。到了北宋时,皇帝和太后出行才乘轿,所以乘轿成为大家心中想做又不敢做的禁忌。这样就降低了公费出行的支出,管理了官员的公费消费。

  • 减少公差出行来降低公费出行支出

在古代,由于交通和旅行不发达,官员出境或者出国公干所花费在路上的时间是非常之多。根据史料来看:“唐玄奘西行取经,历时17年,约五万里行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各地政府设立驿站来接待公差官员。

在明朝朱元璋时,就禁止官员随意出入境。即使官员因公差出入境时,想要享受驿站所提供的服务,也需要特殊证明。如若没有证明,那么也无法享受驿站服务。其次,朱元璋还根据官员出差所执行的任务等级,相应的划分驿站的服务等级。不仅仅是所处驿站的服务态度不同,就连驿站接待官员中所吃喝食物、住宿房间的优异程度、接待时乘车的接待标准也是有等级之分的。这样也就牢牢的控制了公差消费的标准,降低了公费支出。

官员出差

总结

古代政府管理官员“三公”消费是古代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官员的“三公”消费与国家稳定统一、国民关系、官场风气息息相关。管理官员“三公”消费的原因和影响是相辅相成的。管理官员“三公”消费既来自于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也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管理官员“三公”消费既来自于惩治官员贪污腐败,也有利于廉政建设;管理官员“三公”消费既是缓解民怨搞好国家与百姓关系的要求,也有利于社会和睦国家稳定。如此,各朝政府出台各种政策法令来规范官员的“三公”消费。

相关推荐
Top